小班美術優質課教案《紐扣拼貼畫》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,讓幼兒運用紐扣與輔助材料在即時貼上進行拼圖,表現出簡單的物體形象,感知紐扣畫的特殊裝飾風格,嘗試用各種各樣的紐扣進行裝飾畫,大膽想象創造,體驗創作的快樂,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美術優質課《紐扣拼貼畫》含反思教案吧。
【活動目標】
1、嘗試用各種各樣的紐扣進行裝飾畫。
2、運用紐扣與輔助材料在即時貼上進行拼圖,表現出簡單的物體形象,感知紐扣畫的特殊裝飾風格。
3、大膽想象創造,體驗創作的快樂。
4、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,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。
5、培養幼兒的觀察、操作、表達能力,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。
【活動準備】
1、每組有各種豆、紐扣若干。
2、每人一張即時貼。
【活動過程】
1、談話導入,激發興趣。
師:剛才我們與紐扣玩了玩,將它們分了類,紐扣還可以拼成漂亮的圖畫呢。
你能用紐扣拼出什么呢?(幼兒自由交流)
請個別幼兒講述。
2、介紹制作材料,并提出制作要求。
(1)認識材料。
師:剛才我們與圓圓的紐扣玩了玩,生活中還有其他形狀的紐扣呢。
幼兒觀察各種紐扣,并講講能拼畫出什么。
出示各種豆:那這些豆可以用來干什么呢?怎么樣來裝飾?(幼兒交流)
(2)提出要求。
要求:先將即時貼撕開,卷起衣袖,然后選擇自己所需紐扣貼在即時貼上,拼成相應的圖案,再利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,使作品更完美。
3、幼兒運用紐扣與輔助材料制作,教師指導。
幼兒操作,教師巡回進行觀察,了解幼兒的操作情況,給予必要的指導。
4、活動評價。
將幼兒的作品開紐扣畫展覽,先完成的幼兒自由觀賞。
教學反思:
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,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,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,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。
小百科:拼貼畫(collage)是指在平面空間或很淺的浮雕中,把紙、織物、或任何天然或人造材料粘貼到畫布或畫板來創作圖像合成物的技法;也指使用這種技法創作的藝術品。有時整件作品使用拼貼的方法制作,并且混合使用油畫和其他技法。當沉重的立體物體成為構圖的主體時,這種作品通常被稱為集合藝術(ASSEMBLAGE),這個術語多用在雕塑而非繪畫上。拼貼是從剪貼(papiers collés)發展來的, 是19世紀一種用膠粘的多片彩色紙制作裝飾圖案的藝術裝飾。